標籤

網誌存檔

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

親民愛民的Nikon D40,讓人容易上癮~

當個人最後一台消費型 DC, Konica Minolta Dimage X50已無法滿足拍攝的需求後,轉而尋求更高階的相機.兩年多前選擇了第一台數位單眼 Nikon D50後,對其強大操控功能與交換鏡頭的變化深深著迷.

D50有機身馬達,可以接上各式各樣的原廠與副廠鏡頭,除了 Kit 18-55mm一代鏡外,還有 50mm F1.4定焦鏡與 Tamron SP AF 90mm F2.8DI Micro.目前擁有三顆鏡頭,非常夠用.

不過, D50在出國前被準備學攝影的朋友整套(連三顆鏡頭,攝影包,維護用品等等)借走了,本人只能臨時帶著 Minolta X50遠走他鄉.這對於用慣了數位單眼的 Nikon支持者來說,真是一種煎熬,雖然都是型號"50"...

姑且不說消費型 DC的成相品質吧!就說那台 X50的電池壽命因為使用已超過三年而縮短,充飽電後對幾次焦,按幾下快門後居然出現電力不足的警示,這也太誇張了...

經過一番掙扎,開始在網海中搜尋解決之道.本來是想搜尋 X50的新電池,結果又不小心搜尋到 Nikon的 D系列去了...

算是放棄了 X50和 D50,總該向上升級吧!怎麼最後選擇向下沈淪呢???本來是上看 D80的,因其11點對焦與可加垂直把手,是值得購買的.不過,之前的 D50帶出門服役時,常讓人略顯不耐,因為太多的設定需要微調,除非專門外拍,一般的生活拍攝常常顯得太過複雜.簡單的事變成複雜化,就會造成許多不方便.

本想以 D80為目標,但又掙扎於簡單與複雜的矛盾情節中,遲遲無法決定... 不小心看到了 D40與 D40x,喔!真是輕巧有餘,功能不俗.這兩款的型號擺明了是 D40準備向市場說再見了!那又為何選擇 D40呢?

D40x是 1020萬畫素, ISO 100-1600, 連拍每秒 3張; D40是 610萬畫素, ISO 200-1600, 連拍每秒 2.5張.照理是 D40x首選,但對焦系統兩者都是 Multi-CAM 530, 3點對焦,這就有點那個了...

多少萬畫素不是考慮的重點,在相同的 2.5吋螢幕與 3點對焦系統規格下,價格能省一點就省吧!不然就該選擇 D80可以好一陣子不用煩惱.阿莎力一點,就選擇簡單與便利性強的 D40吧!

畢竟日常生活使用居多,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, D40是不錯的選擇.方便自己是指機身輕巧,搶拍容易;方便他人是指 Model不必硬撐著笑臉等你慢慢調整設定,大家"一拍即合",皆大歡喜.

就規格來說是向下沈淪了,就生活樂趣來說卻是向上升級了,誰說數位單眼只是專業攝影師的專利呢?試試 Nikon的 D系列吧!簡單與複雜的機型都有,好好選一台適合自己的喔!

Check it out in eBay!

加入 Zippo俱樂部